今年5月,“新明州18”轮在宁波片区完成“浙江宁波舟山港”籍国际船舶登记,仅3个工作日就完成船舶营运涉及的所有18项业务,总体时限压缩95%,成为国际船舶船籍港获批后首艘登记船舶的同时,也创下同类别海事政务服务办理速度新纪录。
据悉,船籍相当于船舶的“户口”。船舶登记是赋予船舶国籍和权利义务的行为。长期以来,我国航运企业的国际航行船舶大多在境外注册,悬挂“方便旗”航行,不利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宁波片区积极争取,推动自贸试验区“浙江宁波舟山港”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政策落地实施,全面开辟“浙资方便旗船”回归和国际船舶入驻新通道。
而这只是构筑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新优势的“进行时”,短短两个月后,宁波片区航运业也迎一件大事!
地中海航运船舶管理(宁波)有限公司在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展厅举行开业仪式,标志着全球海运巨头地中海航运(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 S.A简称“MSC”)在中国设立的首个船舶管理公司项目正式落户宁波片区。
作为目前全球集装箱船运力排名第一的海运公司,MSC集装箱运力占据全球市场份额20.2%。公司每年靠泊北仑的船舶超过800艘次。
“通过引入MSC全球领先的船舶安全管理经验和智能航行技术,将填补宁波船舶管理板块空白,促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为亚太乃至全球船舶管理网络增添关键一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口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口岸监管的“数智革命”也让通关效率、服务效能再跃升。“以前要登录海关、海事、边检三个系统申报,现在一个平台就能搞定,数据填一次够用全程!”宁波某船代公司操作员王磊说的,正是宁波片区创新的“国际航行船舶一单通报”系统。该系统整合7大模块33项功能,实现船舶申报数据复用,减少录入项98个,引航、调度申报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25分钟。
航运服务能级的持续提升,让“大港”变“强港”之路越走越稳。
2024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达13.77亿吨,同比增长4%,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9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稳居世界第三。
今年继续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9月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较去年提前23天。
目前,宁波舟山港拥有全球首个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矿石、油气、煤炭三大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已然成型,保税LNG加注规模稳居全国前三。
“从‘运货物’到‘优服务’‘配资源’,我们靠的是港口优势与制度创新的深度融合。”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五周年新起点,宁波片区将持续在航运服务、口岸监管、基建升级、绿色加注等领域持续创新,将港口优势转化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打造高水平开放之地注入“硬核动能”。(记者 张凯凯 毛飞英 蔡晓馨 通讯员 方宇舟 高林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