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站 > 综合

十年来,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循环畅通

时间:2022-06-10 22:02:31

  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国家邮政局副局长戴应军介绍新时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进展与成效,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介绍说,十年来,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有力促进了国内国际循环畅通。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海运通达全球,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快递成为靓丽的中国名片,规模巨大、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力服务支撑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运转。交通运输缩短了时空距离,加速了物资流通和人员流动,深刻改变了城乡面貌,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有力保障了国内国际循环畅通,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来,中国综合交通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从2021年数据来看,平均每天约有超过6.9万艘次船舶进出港,飞机起降2.68万架次,快件处理接近3亿件。高峰时,平均每天铁路开行旅客列车超过1万列,高速公路流量超过6000万辆次,“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初步实现,交通运输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之一。一个流动的中国正彰显出繁荣昌盛的活力。

  十年来,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充分发挥,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完成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的兜底性目标任务,实现了“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的庄严承诺,有力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交通连片成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去年创下了全年完成投资3.6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在服务稳定经济大盘、做好“六稳”“六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大力推进交通互联互通,更好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全力确保物流保通保畅,中欧班列、远洋货轮昼夜穿梭,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体现了中国担当。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介绍说,这十年,铁路网规模质量大幅提升。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了7万亿元,增产里程5.2万公里。到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15万公里,其中高铁4万公里。铁路已经覆盖了全国81%的县,高铁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铁路网络。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介绍说,这十年来,民航新建、迁建运输机场共82个,机场总数达到250个,新增航线3000余条,航线总数达到了5581条。中国的旅客运输量已经连续18年稳居全球前两位。2019年,民航运输的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都超过了2012年的两倍,货邮运输量为2012年的1.3倍,航空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戴应军介绍说,邮政快递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建成了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迈上了交通强国邮政篇建设的新征程。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基本构建了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世界的邮政快递网络,高铁快递、航空快递运能不断增强,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智能设施、装备加快应用,快件最高日处理能力近7亿件。

来源: 海外网 编辑: rj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资讯网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 财经
  • 金融
  • 科技
  • 汽车
  • 教育
  • 旅游

济南、青岛等9个市被授予第三届山

《中国廉政教育内参》全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2018楼市再次遇冷 黄金周未增加

首份A股上市险企半年报出炉 有哪些看点?


龙郓煤业事故救援距遇险矿工被困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暨第六届中

提速全面电动战略,奔驰携27款车型亮相成都车展


全国优秀教育专家走进郑州11中

培养科技创新“预备队” 我们还需做点儿啥


中山公园和文化公园举行的菊展吸

湖南景区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打击倒票“黄牛”